混亂的2020年尾,無論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 答應我,一定要做到的事 利用感激自己、反思與榮耀自己的過程,去感知這一年帶來的成長,好好的治療自己的傷口。今年,你已經走到這裡了,這一年很不容易,你克服了生活大大小小的不方便,理解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的重要性,放下了幾個旅行計畫,但是沒有關係,世界仍舊在那裡,生活無情的衝擊,但是你沒有放棄,你勇敢面對那殘酷的挑戰,結果即使不如預期,但也無愧於心,人生不追求完美,我跟你一起...
結束旅程,然後呢? 我經歷了許多旅伴提醒過我的回家低潮期,回家的不適應、不習慣社會的思考模式、旁人的過度關心、社會的框架,覺得有點窒息、覺得世界怎麼變得這麼吵。彷彿在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看著自己被放進一個不屬於自己的籠子裡。
夢想與金錢,選哪個好?我做了什麼選擇。 金錢,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在每天為金錢煩惱的家庭長大的我,誠實的告訴你,金錢真的很重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帶給我自由、獨立思考的能力、決定事情的權利、以及追求夢想的力量。如果我連自己都無法自理,談什麼夢想。
邊工作邊旅行,想要就有可能—遠端工作旅行家Mei 兩個人因爲都在線上工作,從兩年前就開始遠端工作,曾旅行過38個國家,旅居過4個國家,去年疫情還沒爆發前,在有工作的狀況下,在加拿大搭便車4000公里到北極海。我跟他們在加拿大蒙特婁見面後,他們繼續旅程到南美洲時,疫情爆發,而困在巴拿馬半年,目前旅居於多明尼加共和國。
旅人回家最困難的坎,怎麼面對反文化衝擊? 文化衝擊是當我們遇到不同文化與國家的習慣與生活方式,與自己習慣的方式感到不同而感到的衝擊。而反文化衝擊是,我們已經融入了異國的生活習慣,再回到自己原本習慣的文化後,因為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視野的改變,而反而無法適應自己土生土長的文化,而感受到的不適應。
在加拿大蒙特婁怎麼面對冠狀病毒 所帶來的憂鬱潮(下)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作者葛瑞琴,認真的花了一年的時間做了快樂生活實驗。那既然無法改變生活,來吧,我就來個「抗冠狀病毒憂鬱之過得好一點計畫」。
在加拿大蒙特婁怎麼面對冠狀病毒 所帶來的憂鬱潮(上) 誰也沒想這波病毒踏如美洲的速度快的令人招架不住。公司在三月中開始,24小時內宣布全部員工在工作直到下一步通知,沒幾週又大舉裁員,蒙特婁的餐廳、大眾交通全部大舉關閉,原本開始踏入春天,正是該生氣蓬勃的蒙特婁,路上竟一台車都沒有,大部分的餐廳都關閉,而還可以外帶的餐廳,桌椅收起,像是半開放狀態。世界轉變的速度,常常讓我有身處在夢境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