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回家最困難的坎,怎麼面對反文化衝擊?
最近朋友要離開待了兩年的澳洲了,言談之間提到每個旅人都知道的反文化衝擊。「我記得你那時候從澳洲回台灣,有告訴過我。」其實不只那時候,這幾年間每一次回台灣,我都有這樣的衝擊,但是對我的影響好像越來越少,可能自己慢慢適應這樣的改變。
超過六百人下載
文化衝擊是當我們遇到不同文化與國家的習慣與生活方式,與自己習慣的方式感到不同而感到的衝擊。而反文化衝擊是,我們已經融入了異國的生活習慣,再回到自己原本習慣的文化後,因為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視野的改變,而反而無法適應自己土生土長的文化,而感受到的不適應。
那年回台灣,天真地想說逆來順受,結果完全順不了。一進入辦公室工作的第一天,回家我就看著身邊遺留的旅行痕跡,開始大哭,難道一切都是夢嗎?這樣就結束了嗎?
有時候,我認為,面對反文化衝擊的這條路,才是旅行的最後一站。
跟以往的朋友話不投機
一年沒回台灣,在許多飯局內,很少問到哪次的旅行、哪個印象深刻的回憶,大部分是問到要找工作了嗎?有結婚的打算嗎?有沒有在澳洲存到錢?而當朋友提到「總不能一直旅行吧?」,已經看過無數個不斷在旅行的旅人,我納悶的問「為什麼?」「玩完回來,面對現實了吧」「我每一天都在面對現實啊?」當下卻突然凝聚在尷尬的氣氛。
而後我都抱持著,別人想聽就會問更多,不想聽或是沒興趣,我也就不會多說什麼。甚至會開始慎選見面的朋友。很多人說吃個飯啊,然後見面一小時就結束了,在習慣重視談話關係的澳洲,能夠與新朋友在草地上暢聊一下午愜意後,對當時的我來說,感覺像是打了聲招呼而後又馬上道別。
「除了工作之外,一個人的名字,還剩下什麼?」當周遭的人討論在意的工作、薪資、婚姻,這個問題會不時地冒進腦袋裡。當時面對身邊的人,我常常覺得在看電影,螢幕上發生的一切,似乎與你無關,他們說他們的故事,我還是坐在椅子上吃著我的爆米花。 思考著電影結束後,什麼時候能再去旅行。
當時隻身去在澳洲,而一年內交到的台灣朋友不多,所以回台灣後像是孤軍奮戰一樣。說不出口的失落感。大家都在汲汲營營什麼呢?有人想去公園野餐嗎?怎麼這個年紀,沒有人談論夢想了呢?
變得容易抱怨
不習慣的社會框架、旁人的過度關心,都讓我在這段時間變得暴躁難耐。「台北的酒也太貴了吧。」「可以不要再問賺多少錢了嗎?」「薪水真的好低。」「都沒有有趣一點的人跟談話內容嗎」「真的沒人在意國際新聞耶」雖然我大部分是抱怨在心裡,感到無人理解,但是當我發現自己變得容易抱怨後,甚至很少發自內心地大笑後,開始思考,如果我現在在這裡,還有什麼能做的。
如何開始改變
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個空隙,讓我們有權選擇如何回應,而我們的回應則決定了我們的成長與自由。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活出意義來》
面對回家的不適應,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我們能夠控制的,就是選擇怎麼回應,當時的我做了一些事情或多或少地減少這些不適應感。
- 《活出意義來》:以作者的集中營經歷為本,揭示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而無論處境如何,亦皆有自由抉擇的餘地。
開始寫下自己的想法
當初除了紀錄生活外,還有寫部落格(最早期的wordpress.org)。其實也不一定要寫部落格,我有朋友也寫在google doc裡。寫下自己的情緒與掙扎,回頭再來看檢視困難滿有幫助的。雖然當初寫日記、寫文章多半是為了抒發情緒,但沒想到還有人看,也因此因為被了解而感到慰藉。
與以前的旅伴聯絡
當時能夠分享共同旅程,可以說是生活中的興奮劑。而後來我也發現,我的確需要這些去證明,當時的生活不是虛幻,而是真實存在的,即是現在沒有人理解。雖然大部分旅伴都沒有再聯絡了,因為生活環境變化太大,很難再跟過去交錯的人生中有所連結。但也有些人,在我之後的旅程中,有再見面,甚至在下一個移動時,我也還是會聯絡他們。
過濾自己見面的對象
雖然這麼說可能會被人說狠心,但是價值觀跟人生觀已經改變很多的我,實在不需要免強自己在跟不適合的人見面。一個人身邊的五個朋友可以看出他的個性,如果這些人不是你想成為的樣子,或是在你的人生中好像也沒有這麼重要,把時間留給自己,會是面對反文化衝擊的狀態下,比較好的決定。
那些重要的朋友,你看得到他們的笑容,他們因為你的冒險結束感到驕傲,他們給你的擁抱。你知道,這些人,你想一直留在身邊。 我總是覺得,真心的朋友不需要很多,那些夜深人靜時,你想找的人,遇到挫折時,想要說話的人,在心中有幾個名字我就很感激。那些人,你不需要解釋太多,他們就懂。
別被從國外回來就該怎樣的言語綁架了
從澳洲回來英文就要變好,從香港回來月薪至少要xxx,從歐洲回來就該面對現實...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些是不曉得的人的刻板印象,就不要再把刻板印象套在自己身上。
在自己的家鄉,遇見其他旅人
那時候加入的「跨文化聚會」(現在已經停辦了),每週一次的見面會帶給我很多新鮮感,我們探討旅行、討論女性觀點、有時候只是聚會亂聊,認識了很多回台的旅人,都讓當時的我找到很多共鳴。
那時也開始在沙發衝浪上與旅人見面,那時候除了參加沙發衝浪聚會外,還與來台北旅行的旅人見面。每每都帶給我新鮮感與啟發,還有繼續使用英文對當時的我來說也很重要。當時見面在韓國工作的美國人,還帶我去華山的swing dance 活動,也讓我認識到台灣的swing dance 文化,愛上swing dance。在之後的週五晚上都還跑去活動認識新朋友。
- swing dance社交搖擺舞活動和免費課程: https://swingfortaiwan.soci.vip/
- 沙發衝浪 Coachsurfing: https://www.couchsurfing.com/
理解生活經驗的差異,並停止抱怨
理解朋友家人的話語沒有傷害的意思,只是在他們理解的程度給予不適合的關心。有時候甚至可以提醒他們,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想在澳洲存錢,其實我不覺得你知道我的薪水對你有幫助,反而讓我覺得不舒服...等等。至於酸言酸語的人,就可以白眼酸回去,然後把那個人加入黑名單了。
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沒有也沒關係,給自己一點時間不設限的嘗試看看。理解這只是短暫的停留,有計劃的往下一步前進。原本那時候計畫是先工作三年,累積一點實力,開始在國外找工作。但沒想到在第一間公司的適應不良,令我提早離職,環島一個月後,開始自由接案,最後直接在香港找到海外工作。(延伸閱讀: 去香港工作,真的壓力很大嗎? 結果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聽起來很像意外,但也因為我當初沒有設限在一定要怎樣的狀態下,一直不斷的嘗試與疑問。「一定要工作三年才能找到海外工作嗎?」「公司在做的是市場上需要的嗎?」「那些自由接案的工程師,跟我會的技巧依樣嗎?」因為疑問,所以抱著試試看也沒有傷害的態度,狂投履歷(澳洲打工賺來的經驗),在因為跨文化聚會知道的海外工作平台(jobbatical)找到香港的工作機會。毅然而然地再度離開台灣。
每個人面對反文化衝擊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離開原有的職場,有些人開始創業,也有些人決定繼續出走,其實每個決定都沒有好壞,完全是因人而異。但是很重要的是知道,你永遠有選擇,面對反文化衝擊,所有的不適應,都只是過程,而在面對這些不適時,你的選擇是什麼?而決定的回應是什麼?你也有過反文化衝擊嗎?跟我分享:)
2022年,從加拿大回來之後,我所經歷的另一種反文化衝擊:https://www.instagram.com/p/Ci7OfaWPGGS/
- 延伸閱讀我的反文化衝擊:結束旅程,然後呢?
- jobbatical 目前好像改為沒有為個人的求職者服務,只為公司做獵人頭服務(太可惜了!!!!),請自行上官網查詢。但我有找到一個類似的服務,而且還是中文的,叫做Meet.jobs,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關於反文化衝擊的另一種角度: 外國的月亮真的有比較圓嗎?以「反文化衝擊」分析,為何旅外歸國的人常覺得國外比較讚的原因!
- 看看其他人對反文化衝擊的反應: 「旅外才幾年,已經聽不懂台灣的笑話了?!」──我如何面對「反文化衝擊」,重新「接上地氣」
- 推薦書籍:給回來的旅行者:人生,才是你的正職